南宋有个法治名人叫王十朋,他爱戴老百姓,百
2021/06/16作者:赵心放
王十朋是南宋著名诗人,坚定的抗金派人士,前大半生务农、求学和授业,46岁中状元后,为官虽仅十余年,但勤政谋政,为国为民,爱憎分明,做了不少好事,有关他的遗闻传说多多。笔者认为值得向读者朋友介绍。
(一)博学多才之人
王十朋幼时聪明伶俐,记忆力超强,七岁入私塾发蒙,十四岁后到鹿岩乡塾、金溪邑馆、乐清县学读书。他在县城读书时,已是满腹经纶,写得一手好字,名声传遍了全县。
县城有条小巷里住着个叫钱百享的官儿,本人肚里没啥货且“官德”差,却喜欢结交名士为自己装门面,好几次请王十朋赴宴题诗,却都被王十朋婉言谢绝,但他一直不死心。有人给钱百享出主意:书院的老先生出门探亲访友时,尊敬师长的王十朋总是陪行照顾。择吉日请老先生来,王十朋不是就随着来了吗?当面求字总不好拒绝的。
钱百享认为是个好主意,就依计而行。择个吉日把老先生请来了,王十朋果真随同而行。刚到钱家门口,王十朋就想转身离开,门房立马将其拦住。王十朋没法脱身,只得硬着头皮进去。寒暄一会,陪老先生喝了两杯酒后,钱百享双手递上早已准备好的纸笔,请求王十朋题首诗留作纪念。
此时此刻王十朋不便拒绝,只好应允,就问其题啥内容。
钱百享说,将“钱百享升”四个字分别嵌在每句诗的开头,我想讨个彩。
王十朋皱皱眉头,提笔就写了一首打油诗:
钱家鱼肉满箩筐,百姓糠菜填饥肠。
享福毋忘造众福,升官莫作殃民郎。
老先生称赞是好诗,钱百享眯缝着眼嘿嘿假笑,是哑巴吃黄莲,有苦说不出口哦。
王十朋在这里被拦着写诗的龙门阵,不多时传遍了远近,大家便把这条小巷称为“拦诗巷”。
王十朋有次到临安(杭州)赶考途中,某日傍晚到位于瓯江江心屿上的中川寺投宿。肚里有点墨水且嫌贫爱富的方丈见到王十朋衣衫破旧,心里瞧不起但又不便直接拒绝,就有意刁难他,说请写诗四句,每句都要同一偏旁。写得好方能留宿,写得差劲恕不接待。
才高八斗的王十朋呵呵一笑,不假思索,提笔就写:
浙海江深波浪流,心思恚想怨悲愁;
客官宵定寒窗宿,达道逍遥远近游。
方丈瞧了瞧,不仅没啥可挑剔之处,若讲水平还远在自己之上,只好边咕嘟“阿弥陀佛”边侧身让王十朋进客房。
(二)入仕途勤政为民
33岁时,王十朋在家乡创办梅溪书院授徒,十余年间六赴太学,由于当时南宋政治腐败,奸臣秦桧专权,科举考场黑暗,每次都名落孙山。秦桧病死后,绍兴二十七年(1157年),46岁的王十朋再次参加科考,应试的主题是“揽权”中兴,被宋高宗赵构亲擢为头名进士(即状元)。因为他力主抗战,并竭力荐用老将张浚、刘锜,遭主和派排斥回归故里。宋孝宗即位后,他先后任对除司员外郎、国子司业、起居舍人、侍御史等职,还曾为孝宗、光宗两朝帝师。他力排和议,并以怀奸、误国等八大罪状弹劾主和派代表、宰相史浩,使之罢职。
由于王十朋勤政谋政,虽然从政只有十余年,却声名鹊起遗闻频传,乾道五年(1169年)冬,王十朋卸任泉州。他离开时男女老幼涕泣挡道苦苦挽留,后来干脆仿效饶州百姓挽留王十朋的做法,把他必经的桥梁拆断。王十朋只好绕道离开,大家跟随出境送到仙游县枫亭驿。泉州百姓将桥修复后,用王十朋之号“梅溪”命名为“梅溪桥”。
浙江会稽山下有户王姓人家,家中有兄弟两人。哥王宣子在外当官,弟王公衮在外经商。某年老母去世了。他们办完老母后事离开家乡。
过了段时间传来老母坟墓被盗掘的消息。两兄弟赶回来一看果真如此。坟中随葬财物荡然无存,老母的尸骨敞露荒野。两兄弟报案后,没过多久盗墓贼被抓住投入了大牢。可是不知何故,盗墓贼没被判死罪,只判为流放。
上一篇:法制日报:网红直播带假货最高可判处十年有期 下一篇:没有了